广东闲置电梯回收价格行情
电梯可分为直升电梯和手扶电梯,而直升电梯按其用途分,可分为客梯、货梯、客货梯、消防梯等。 电梯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层间控制、简易自动、集选控制、有/无司机控制以及群控等。对于大厦电梯,通常选用群控方式。
1971一1975年,电梯群控系统的第二阶段,硬件上采用个集成电路使系结构简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并且更主要的是能从事和进行的较为复杂的逻辑运算。这一时期使用呼梯派梯方式,即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呼派梯,当一个层站呼梯信号登记后,系统就会根据交通情况和各轿厢的状态选择下部轿厢为之服务。这一派梯方式成为以后各代群挖系统的派梯方式。制方式是候梯时间控制,即根据各轿厢对呼梯信号的响应时间来决定分派哪轿厢为此呼梯信号服务。但是,此系统对于预测候梯时间所的较复杂的值计算还不完善。
电梯群控系统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己经发展了几代。初时使用继电器,接着集成电路的应用使系统更完善,直到今日发展成为应用计算机的现代化电梯群控阶段。1941~1971年,电梯群控系统的初阶段使用的是继电器顺序控制,也自动模式选择系统I0J。它根据特定时间段内的交通模式选择与之对应的运行式。交通模式[7]分为上行高峰期、下行高峰期、非高峰期等。控制方式采用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间间隔控制。时间间隔控制是指:为使梯群中的轿厢沿井道高度均匀分配,别是在繁忙的交通需要期间,电梯群控系统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从层站楼层发轿厢,就象公共汽车一样运行,群控系统从响应需求分配轿厢的意义上说,依赖层站呼梯信号而工作,而是按照程序从层站楼层分派轿厢,这种控制方的缺点是:轿厢在层站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等待分配间隔周期,停在顶层站常常是无用的,而且轿厢在等待分配是闲置着。另外,轿厢也频繁地在层楼层间进行无目的地运行,且在交通量轻时过多地运行。轿厢分派方式为区分派方式。这种系统的缺点是硬件复杂,性低,维修困难,效率低,不进行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现代电梯有电动和液压两种类型。电动电梯的典型结构(见图)包括轿厢、厅门、导轨、曳引机(绞车)、装置和信号操纵系统等。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这种电梯适用于各种提升高度。电力驱动方式有交流双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几种。低速电梯通常采用交流双速系统,高速电梯采用直流调速系统。液压电梯靠液压缸中活塞的伸缩带动轿厢运动,有活塞顶升轿厢的直接顶升式和通过钢丝绳、滑轮带动轿厢的间接顶升式两种。这种电梯的速度一般不超过0.5米/秒,提升高度不超过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