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淘汰剩余电联回收中心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几种常见缺陷,如下表:电力电缆缘理论基础放电是造成缘击穿的重要原因。在两个有电位差的导体之间,当缘材料性能下降,两个导体间产生了电子能量的迁移,比如高压火线与地线间的打火就是放电,的放电是放电的瞬时在两个电间形成了完整的电弧通道。放电的情况—部放电情况之一:在两个导体之间有缘,当缘材料内部有缺陷,如杂质、空隙、导体的尖端等,会造成缘内部电场歧变,引起在缘内部产生脉冲放电。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I=P÷(U×cosΦ)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一般铜导线的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电流就越小(交流电流主要是沿导线表面通过的,称为集肤效应。大线径在内部通过的电流很少,为了获得大的载流量,也为了导线有一定的软度,大线径均采用多股线缠绕而成,小线径一般用在载流量不大的线路,其软性度较好,一般为单芯的)。电缆允许的工作电流口诀: